一、官埠橋鎮衛生院簡介
官埠橋鎮衛生院始建于1956年7月,其前身是咸寧市張公鄉衛生院。2001年鄉鎮體制改革,將官埠橋鎮與張公鄉合并,仍設官埠橋鎮,政府機構設原張公鄉政府所在地。原張公鄉衛生院改名為官埠橋鎮衛生院,地址為咸安區官埠橋鎮張公街12號,以13公里京珠公路張公聯絡線直通咸寧溫泉。合并延革后,設14個行政村?,F官埠橋鎮衛生院轄一個衛生所(即官埠衛生所)、一個診所、一個門診點及17個村衛生室,服務鄉鎮居民37724人。
官埠橋鎮衛生院占地面積9421平方米,官埠衛生所占地面積876平方米。漁水路診所于2003年8月設立,一直租用私房營業,并獨立經營;八斗角門診于1999年3月設立,于2008年4月收為官埠橋鎮衛生院的一個門診點,納入統一核算。
衛生院現有在職職工55人,退休職工13人,在職職工中中級職稱15人,初級職稱37人;在職人員中本科學歷9人,大專學歷25人,中專學歷20人。衛生院設有西醫內兒科、外科、藥房、放射科、理療科、檢驗科、心超室等七個業務科室和公共衛生科。
衛生院擁有200MA放射機2臺,洗片機1臺、多功能手術床1臺,無影燈1臺,心電圖機2臺,胎心監護儀1臺,心電監護儀1臺,多參數監護儀1臺、洗胃機1臺,電動吸引器1臺,尿液分析儀2臺,自動生化分析儀工作站1套,自動生化分析儀1臺、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2臺,雙目顯微鏡1臺,血紅蛋白儀2臺,中頻治療儀1臺,制氧機1臺,全數字超聲診斷系統1套,B超1臺、電熱恒溫培養箱2臺,恒溫水箱2臺,光柵分光光度計1臺。
二、公共衛生科普惠農村
公共衛生科于2009年從整改、裝修并投入使用,設在門診二樓,設置有預防接種室、婦女兒童保健室、慢性病防治室、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室、衛生監督協管室、健康檔案室、老年人管理室、健康教育室?,F有工作人員15名,包括一名分管負責的副院長。 目前,由公共衛生科、街道社區及各行政村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組成43人的專業隊伍,全面負責全鎮街道社區及14個行政村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為了保證廣大居民的切身利益,保證工作達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我們按屬地管理原則,建立鎮村聯動機制,以全科型公共衛生醫師團隊,根據衛生行政部門建立統一規范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開展工作,加強與村委會及居委會的溝通,制定4個小組包村任務分配表。以各村衛生室醫務人員為主要力量,抽調醫療組專業人員協助衛生室,進村入戶開展體檢建檔工作,以保證12大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真實、完整。公共衛生科則主要負責九項服務工作全面指導、監督、資料審核、統計、匯總、上報等,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加大人才隊伍建設投入,準備再挑選有執業資格人員學習、進修分到衛生科,全面對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進行培訓,打造一支一流公共衛生服務隊伍,為千家萬戶健康幸福護航。
自2009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啟動以來,在市、區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我院不斷調整發展模式與方向,由原來的以基本醫療為主要的服務模式逐步向公共衛生服務模式轉變,以注重個體服務向注重家庭和社會群體服務轉變,優化本院衛生資源配置,重點發展公共衛生逐步向國家醫療衛生單位關口前移和重心下沉的發展方向轉變。為了“深化醫改、轉變職能、服務百姓、健康人生“這一目標而不懈的奮斗。
三、燒燙傷??苽鞒兄嗅t藥
咸寧市咸安區官埠衛生院燒燙傷??剖窍虒幬ㄒ灰患夜I治療燒燙傷的???,是咸寧市特色中醫???。官埠衛生院燒燙傷??凭哂杏凭玫臍v史,療效可靠,深受廣大病友好評。本科室自行研制燒燙傷藥膏、治療燒燙傷具有止痛快、滲出少、有防止感染、促進創面愈合、基本無疤痕的特點。對淺2度、深2度燒燙傷一般沒有疤痕、小面積3度燙傷愈合后疤痕少,治療輕度、中度燒傷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近幾年來,我院喜愛鉆研中醫的喻馳赴主治醫師不斷改進藥物配方,提高了療效,縮短了病程,使燒燙傷的治療再次進入一個新臺階。例如中度燒傷的患者病程原來需要三四周時間、現在基本縮短了一周的時間,患者愈合快、基本沒有疤痕。 喻馳赴主治醫師考慮小面積燙傷患者敷藥的不方便,配制黑色秘方藥膏、患者可自行在家敷藥,必要時電話咨詢喻醫師。這給患者帶來極大的方便。燒燙傷??浦委煼秶鸀?、2、3度燒燙傷、化學燒傷、電燒傷、褥瘡 、體表慢性不愈潰瘍、糖尿病足。( 喻醫師電話:13907248211)
四、筑牢“強基工程“,服務地方民生
目前,轄區內的新農合醫療卡已更換為“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擁有居民個人健康管理功能(可查詢疫苗接種記錄、既往就診記錄、檢查檢驗結果),可在各級醫療機構通用,方便了雙向轉診及預約掛號。以此進一步推動科學就醫的分級診療制度落實,引導了廣大農村居民的基層首診選擇家門口的衛生院和衛生室,同時增加更多雙向轉診患者康復期的醫療需求。我院在李孝良院長的帶領下,不斷開拓進取,將以門診綜合樓項目建設為新起點,完善我院的科室設置和設施配置,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更好滿足鄉鎮居民的醫療保健需求!為迎接“十三五“新征程而老牛奮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