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樣一位護士,她沒有創造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奇跡,但她用青春書寫著生命的感動。她用真摯的愛心,為患者拂去滿身的傷痛;她將樸素的笑容綻放,為患者增添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她將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獻丈量著生命的長度……
她叫程玲,女,漢族,湖北赤壁人,2006年參加工作,201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赤壁市中醫醫院心腦血管內科護士長?!∽?006年參加工作以來,她牢固樹立“一切為了病人,全程優質”的服務理念,轉變“病人圍著醫護轉的傳統觀念,堅持以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服務態度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把愛心獻給每一位患者,做患者的守護天使,為醫院護理工作的推動和發展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窗口作用。她全身心投入到護理工作中,接觸的病人當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嗷嗷待哺的嬰兒;有命垂一線的重癥患者,也有小病初染的人們…..他們的身份不同,他們的收入有高有低,但在她的眼里,都是平等的。面對患者,她總是懷著一顆寬容博愛的心去接受、去容納!
護理工作是繁雜而辛苦的。在內科工作的七年中,她針對內科疾病病情重、變化快的情況,及時準確地為病人做基礎護理,耐心細致地為病人做病情觀察?!叭槠邔Α睆牟缓?,熟練運用護理操作技能。真正做到了待患如親人。在內科的一些腦血管病人中常常會留下肢體功能障礙,她為了提高這類病人日后生活質量,最大限度提高肢體功能程度,她翻閱有關資料、找方法、并在學到的新理論應用到護理實踐中去,制定了偏癱病人康復計劃,取得了很好成效。記得病區一位40多歲的腦出血病人,右側肢體功能障礙,情緒不穩,她耐心向病人講疾病的病因及治療,使病人對疾病有了初步認識,又一次次做心理疏導,使病人慢慢平靜下來。在病人心里狀態很好的情況下,進行治療與康復訓練,從大小便的控制訓練,到下肢肌力,關節活動度及感覺的恢復,每一步都很艱難,一次次手抬起放下,一次次腿抬起放下,患側肌肉按摩、翻身、扣背,每次訓練下來,都讓她大汗淋漓,氣喘吁呼。但就在這點滴訓練之中,病人慢慢下地,可做簡單事,大小便可以控制。自信心又重新回到病人的臉上。當疾病與健康,生與死的考驗,希望與失望的交錯,折磨著病人和家屬的神經時;當不少患者帶著忐忑不安、沮喪的心情來到醫院,面對陌生的環境不知所措,眼神里充滿了期盼,充滿了擔心時。她總是熱心接待病人,關心患者疾苦,傾聽病人心聲,精心做好每一項護理工作。
心腦血管內科,年輕護士多,大多數是八零、九零后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程玲同志自2011年擔任內科護士長以來,她運用現代化管理模式,使本科室的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并打造出一支精良的護理團隊。工作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每天和科室護士一起為重癥病人洗臉、擦浴、修剪指甲、剃胡須。為了病房規范化,確保重癥病人治療與搶救工作順利進行,她利用下班時間組織心電監護儀、輸液泵操作流程培訓,同時鼓勵科室年輕護士自學,通過多渠道提高隊伍知識結構,在不斷學習與實踐中,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得到驗證?!皟炠|護理示范工程”的活動已經開展近一年的時間了,她帶領全科護理人員共同努力,經過不斷探索、挖掘、創新、實踐到現在已初見成效。通過創建活動,患者家屬滿意度大大提高,在對病人發放的問卷調查,召開家屬座談會中反饋的信息所見,醫護患關系更加融洽和諧,為醫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許多病人出院都以表揚信、錦旗的方式表達發自內心的感受,病房的家屬在錦旗上這樣寫道:待患如親、關懷備至、真情體現、親如一家。優質護理服務就像縷縷春風為護理工作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護理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與更新。作為一名護士,她時刻牢記科學發展觀,不斷學習和掌握護理新知識,新技術,廣泛吸取醫學營養。她深知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護理知識,才能為病人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多年來,無論工作多么繁忙,無論經濟緊張或寬裕,她從未放松過對自己的學習要求。除了有針對性訂購護理書籍進行學習,還經常上網學習了解現代護理知識與信息,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她以自考形式順利通過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護理本科的學習,進一步更新了知識結構,開闊了視野。
2012年元月赤壁市中醫醫院新住院樓啟用,她積極配合醫院領導安排,組織全科室醫生護士加班加點,順利的完成了搬遷工作。她的勤奮好學與嚴謹的工作作風也得到院領導的關注和肯定。多次被赤壁市中醫醫院和赤壁市衛生局授予“先進工作者”和“優秀護士”。
愛與奉獻是白衣天使永恒的主題。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刻苦鉆研,扎實工作,無私奉獻著。通過努力工作,把所學的知識真正的應用于臨床,服務于患者,奉獻于光榮而自豪的護理事業,為患者托起生命的彩虹!